这次参加新一代MINI的试驾会,厂家在车型展示区放了一台上一代MINI的GOODWOOD特别版。我当时没留神看,晃了一眼便惊叹:新MINI这么快就有GOODWOOD版本了啊!后来定睛一看,咦,不太对劲,这不是上一代的MINI么?然后再转身看看旁边的新MINI,两台车真是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是的,新一代MINI的外形变化不大,这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这已经是一个沿袭多年,且深受大家喜爱的好设计,宝马没有傻到要大刀阔斧地修改。但在试完车后我发现,新一代MINI这个没有太大新鲜感的车壳下面,却有着太多太多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基本都是向着我们最想要的那些方向在发展。

新一代MINI变了吗?是的,变了!而且变化得还真不小。我承认,MINI的“毒性”,比上一代车型更强了。

2.车型背景

MINI(包括Mini)是世界车坛的一个经典车型,其历史内涵之丰富、历史故事之精彩足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籍永久流传,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能粗略介绍一下了。最早的Mini(顶图左一)诞生于1959年,用英国汽车公司(BMC)推出。当时BMC想要打造的就是一台小巧、灵活、省油的城市小车,没想到这个小车乖巧的外形、出众的性能让它大受好评。之后Mini的所有权虽然历经英国多个汽车公司(包括1985年并入罗孚旗下),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保留了原版的经典设计,让这个元祖Mini车型直至2000年最终停产时外貌都没有大变。正因为有几十年的传承,也让Mini与披头士、大笨钟、双层巴士等一起成为大不列颠的形象代言人(物)之一。

在Mini的历史中有一个重要事件:1994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收购了英国罗孚公司,Mini也归入了宝马旗下。宝马可以说一直想让这个经典的车型有革新的机会,毕竟Mini虽然够经典,但历经几十年之后它的很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新法规的需求。2001年,宝马推出了由自己全力打造的新MINI,掀开了这个经典车型历史的新篇章。大家或许也注意到了,为了区分于元祖Mini,宝马把自己打造的新车称为MINI,2001年推出的这台新车也被定义为第一代的MINI(代号R50)。从这个时候开始,MINI成为了宝马集团最重要的子品牌之一。

在不同民族之间发生融合时,往往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例如,人类的混血儿总是外貌和智商都相当出众,汽车也一样,例如日本人和欧洲人合作开发的汽车总是能兼顾出众的燃油经济性、一流的底盘行车品质以及超低的故障率。德国人和英国人在历史上虽然经常红脸也动过好多次手,但他们合作开发的汽车却总能完美融合两国工程师对于汽车的深刻理解,MINI就是个好例子。第一代MINI保留了元祖Mini的设计神韵,保留了英国传统的凌厉操控,但又诠释了宝马的机械调校功力和品质控制水准,因此它在推出后便一炮而红,成为新一代高品质个性小车的代名词。

宝马不会让重生的MINI像元祖Mini那样几十年不求变化,2007年,宝马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代MINI(代号R56)。虽然外形变化不大,但第二代Mini在车厢设计和动力系统方面有了很多革新。另外,宝马在第二代MINI上大玩变异术,衍生出了Coupe、Countryman、Paceman等诸多车型,让MINI品牌拥有了一个大家族。

2014年,宝马推出了第三代MINI,也就是我们马上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一代(代号F56)。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代MINI在中国上市的同时,它也首次有了正式的中文名字。例如我们这回试驾的“标准版”MINI,正式的中文名是“MINI三门掀背车”。新一代的MINI三门掀背车根据动力不同分成三个车型:MINI ONE、MINI COOPER、MINI COOPER S。这次我们试驾的是MINI COOPER。

3.外形观感

MINI既然有那么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宝马自然也不会对它的外形胡乱动刀子,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代,“底蕴”可是最值钱的虚拟物之一。在新一代MINI上,MINI经典的车身比例得以保留,非常垂直的A柱得以保留,悬浮式的车顶也得以保留。头灯和尾灯的尺寸和形状有一点点变化,但你不盯紧了仔细看也看不出与上一代的差别。是啊,别人都在流着口水想抄袭MINI的设计呢,宝马怎么会傻到主动放弃这样乖巧可爱独特个性的设计?对于“颜控”来说,新一代MINI的外形仍然极有杀伤力,尤其是很多女孩子,仍然容易对新一代MINI一见倾心,各位男友和老公请理解并谨慎看管好自己的银行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照片上的这台MINI COOPER试驾车贴上了德国国旗主题的贴纸,这是因为试车时恰逢2014巴西世界杯,喜欢搞怪的MINI们也用各种国旗主题贴纸来装点自己,同一批试驾车里还有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同伙。当然,由于MINI天性活泼,MINI的车主们也极少闷蛋,所以MINI可以说是路上能见到的贴贴纸最多、贴纸花样也最多的车型了。诸位看完这篇车评后如果决定买MINI,不如也同时想一下该如何让它变得更花哨一些。

4.车身尺寸

新一代MINI“长大”了,它的长、宽、高、轴距都比上一代车型有所增加,但是别担心,与主要“竞争对手”大众甲壳虫相比,新一代MINI仍然足够“迷你”,在城市里穿梭和泊车仍然毫不费劲。从车型背景那一页的第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MINI每一代的身型都略有增长,这或许要“归功”于我们对车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吧。

5.外形细节

从车头看,新一代MINI比上一代要显得更“厚”了一些。其实当我在2014北京车展第一次见到新MINI的实车时,就已经猜测新车的车头变化主要是为了应对新的碰撞法规,尤其是新法规对行人保护方面的要求,从后来我拿到的技术说明材料来看确实如此。而且,新MINI的发动机舱盖里还有一个可在碰撞时使其自动弹起的装置,也是为了在发生碰撞时给行人更多的缓冲保护。

新一代MINI引入了LED头灯和LED日间行车灯,但要高配车型才有,我们这台低配车型还是传统的卤素大灯。不过这个大灯无论是造型还是细节刻画都还是很有MINI的味道。

尾灯尺寸比上一代大了不少,但造型却小心翼翼地基本保持了一致。

轮胎尺寸方面也与上代基本一致,COOPER型号仍是195mm的轮胎。我喜欢这一点,因为我实在难以想象MINI也用上当今流行的宽轮胎后的那种奇怪的样子。轮圈方面,MINI则提供了多种样式可供客户选装,车主不用担心没有自己的个性。

6.发动机和变速箱

新一代MINI在动力系统方面变化非常大。上一代MINI的ONE、COOPER、COOPER S分别对应1.6L低功率、1.6L高功率、1.6T发动机,新一代则分别变成了1.2T、1.5T、2.0T。除了发动机全系涡轮化之外,1.2T、1.5T两台发动机为三缸设定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不过从近期我们接触的一些欧洲的三缸涡轮发动机(如福特1.0T)来看,欧洲车厂玩这些小三缸涡轮机还是挺有心得的,震动抑制得不错,动力表现也让人毫无怨意。况且宝马是世界公认的发动机大家,所以试车前我就没想着要挑刺,而是想看看宝马能把三缸玩到一个什么境界。

重点说说MINI COOPER上这台1.5T发动机,虽然厂家没有特意挑明,但据我猜测这台发动机应该就是宝马2系运动旅行车上那一台,未来它可能会是宝马很主力的一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4500-6000rpm,最大扭矩220Nm/1250rpm,看数字可能显得没那么亮眼,还没有甲壳虫上那台1.4T发动机的数据高,但这台发动机却能驱动MINI COOPER在7.8秒内从静止加速至100km/h,单从加速性能上来说,新一代的MINI COOPER已经逼近了上一代的MINI COOPER S,很有吸引力。

变速箱方面,新MINI的中国版本仍然是全系6AT。在变速箱档杆后有一个切换驾驶模式的拨杆,可选择Green、Mid、Sport三种驾驶模式。

7.舒适性表现

虽然新一代MINI的动力系统变化很大,但在动态部分我却想从舒适性讲起。大家知道MINI一直标榜如卡丁车一般直接的操控感受,但以前的MINI底盘滤震也像卡丁车一般直接,稍走烂一些的路就颠得让人无法理喻,甚至一些人在试驾之后无法忍受就只能转投甲壳虫或1系的怀抱。初接触新一代的MINI,能感觉到它的底盘设计还是偏向硬朗的,对付路面的井盖和坑洞仍然是一付直来直往的态度,但那种直接的冲击感却比上一代少了很多,而且也似乎刻意地去过滤掉了一些太多零碎的路面杂讯。再加上这副底盘的动作真是相当快又相当干净,有弹跳时一下就是一下,两下就是两下,毫不多余,贴服感又很好,的确比上一代更有高级感。我这次试驾胎最薄的COOPER S时,觉得它的底盘舒适度比上一代胎最厚的ONE还要好,这是个喜人的变化。

隔音方面同样朝着好的方向在进化。上代MINI的车厢隔音相当一般,但新一代MINI在开起来后已经听不到多少恼人的声响,甚至停下来时觉得它的环境隔音水准都比上一代明显要好。当然如果车速很快,例如开到100km/h以上时,底盘下传来的噪音就开始明显,但这时发动机噪音和风噪却仍不扰人,完全可以接受。

所以新一代MINI在舒适性方面已经不再让人纠结了,你也不用再过分纠结于买MINI是否就等于放弃了舒适。

8.实际动力表现

接下来进入动力环节了,我们先从驾驶模式说起。新一代的宝马车,各个驾驶模式之间的差别是泾渭分明,有时能让你感觉可以把一台车切换成几个不同的性格,新一代MINI也是如此。我觉得MINI的这三个驾驶模式,基本就是从宝马那里完全移植过来的,Green对应宝马的Eco Pro,Mid对应宝马的Comfort,Sport当然就对应Sport。

放在Green和Mid模式时,变速箱的升挡动作很积极,基本都是在2000转关口就会及时升挡。这台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输出转速较低,从1250转便开始,所以即使是这样的换挡逻辑下,推进的动力仍然相当从容。只是我不太喜欢在Green模式下,由于油门被调校得较不灵敏,经常踩下去会有点发虚的感觉。这个主打节能的Green模式还是适合那些开车温柔的女士,好动派可能只想敬而远之。

这台三缸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略能让人察觉到一些不太和谐的震动,尤其是1000多转时有那么一点像大众的1.4T发动机,有种共振会传入车厢中。但只要转速上去,这种震动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顺滑的转速上升和流畅的动力输出。另外必须要说,发动机的声音是不好听的,但由于新MINI的隔音变好了,所以也不会打扰人享受驾驶乐趣。

Sport模式和前面两个模式则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切换到这个模式,变速箱的逻辑是会降下一挡行车,同时油门也变得更加灵敏。我记得试驾时轮到我上车,我没注意前面的小伙伴切换到了Sport模式,结果一给油,车就迅猛地扑了出去——是真的,在2.0以下排量的车中,无论带不带涡轮,我还没遇到过浅给油就扑出去感觉如此迅猛的车,更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台三缸车。持续给油,动力也会持续地来劲,推背的感觉相当爽——我对它7.8秒的加速时间可是毫不怀疑了;变速箱的换挡速度、降挡反应也比上一代的更快,且和发动机的发力区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发动机拉到高转后动力就没有中低转时那么丰满,但考虑到这是台涡轮三缸机,也就可以原谅了。

三个驾驶模式确实让新MINI有了很明显的“性格分裂”,再加上这台1.5T发动机优异的动力输出,所以新的MINI COOPER既适合让美女开着在市区悠游,又适合让精力过剩的猛男开着疯跑,换个角度想,它也适合家里的丈夫和妻子共同拥有了。光是这套动力系统和那个驾驶模式选项,就让新的MINI COOPER吸引力变得很大很大。

9.操控乐趣

关于驾驶模式,我们要说的还没完。上一代MINI,另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重手的转向,在新一代MINI上,它同样用多个驾驶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Green和Mid模式下,转向比上一代轻了不少,这样,女士们也不要再以此为借口转向甲壳虫那边了。

而要体验MINI招牌式的“卡丁车式操控”,就要调到Sport模式,这时转向也会变成MINI招牌式的重。我觉得新一代MINI无论是底盘还是转向,都略为收敛了一点上一代那种张扬的脾性,它的转向手感没有上一代那么的“原始”和那么的锋利了,似乎变得更有了一丝豪华车的感觉。但只要快速过弯,你就还是能感觉到车头对于转向的那种迅猛的响应,以及转向的那种敏捷和干脆。

而且,MINI提供的驾驶乐趣除了车体灵活、转向直接之外,还有它的过弯极限的确非常高,能陪着你尽情地玩。而且在过高速弯时,它的车身侧倾控制、悬挂支撑力、轮胎抓地力都无一方面有弱项。与一些拉丁系的乐趣小车相比,MINI在过弯时除了有那种灵动的感觉之外,还多了一点德国式的稳重感。又灵活好玩又平稳安定,这或许就是英国人和德国人结合的优秀产物的完美体现吧。

如果说我对这台新的MINI COOPER在操控上还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可能是它的动力还是有点弱,不能完全用尽底盘的极限。在加油出弯时,我其实很期待它能有一点扭力转向和一些车轮的挠地来给我点刺激感,但1.5T的动力还做不到,甚至关闭了DSC也仍然不能如愿。于是有个声音响起来了:想试试COOPER S吗?

10.浅尝MINI COOPER S

这次由于试驾时间的限制,2.0T的COOPER S我只是小体验了一把。虽然COOPER S确实体现出了更强的性能,出弯时爆发力如我所愿更充足了。另外,2.0T发动机的震动控制、声势也明显比1.5T要好,收油时还有“放炮”的声音来刺激你的肾上腺素,但是,我却有点迷离了:因为似乎这一代的COOPER性能提升太大,COOPER S没有以前那样让人觉得能明显抛离COOPER了。从0-100km/h加速时间也能看出,6.7秒对7.8秒,差距比上一代小了很多。5万元的差价是否值得呢?那也许就要看你是不是对性能有那么极致的追求了。

11.车厢用料与做工

新一代MINI不仅动力系统、底盘调校风格大变,车厢内也有挺大变化。首先是用料和做工,上代MINI的车厢用料其实是不好的,做工水准也很一般,在新一代MINI上,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例如中控台上用了很多软质塑料,另外一些硬质的塑料按键旋钮也做了比较精心的表面处理,虽然门板上的塑料材质手感还是一般,遮阳板等细节部分也欠缺高级的手感,但从整个车厢给人直观的质感来说,新MINI已经比宝马1系要好了,比较能对得起自己超过20万元的身价。另外,新MINI也针对上代的一些不太人性化的设计做出了改进,例如电动窗开关和中控锁开关都从上一代的放在中控台上改为了放在车门上,使用起来更便利了。可以说MINI整个车厢的改进,也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迈进。

12.车厢细节

坐姿仍然低矮,方向盘也很垂直,这保留了MINI的传统。

COOPER虽然没有COOPER S上那个高级的JOHN COOPER WORKS方向盘,但手感已经足够好,方向盘上的快捷操作键也很齐。

上代放在中控台中央的时速表移到了方向盘后,从读数来说肯定是更方便了。

电动窗按键和门锁按键都移到了车门上,更加人性化了。

MINI中控台中央的“米老鼠”造型因为空调出风口变成方形而不再,但这个新的MINI互联空间站系统相当好用,弥补回了一些遗憾。另外大家可以注意到,中控圆圈外新增了一圈LED灯,它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车辆处于哪种驾驶模式以及车辆的一些其它状态,又炫目又实用。

这个系统由宝马的iDrive系统改变而来,连操作键位都和iDrive高度一致。

MINI这套操作系统里的很多图标都设计得趣怪可爱,比那个古板的一成不变的宝马iDrive要显得有玩味得多,估计很多年轻男女在看到这些图标时就会被这台车俘虏了。这套系统的操作功能也与宝马iDrive高度一致,熟悉之后会觉得功能强大且非常好用。

MINI传统的一些复古造型的拨杆则都得到了保留。

13.座椅和乘坐空间

MINI的前排头部空间向来都是很有保障的,身高180cm的驾驶员坐进去毫无压力。座椅高低调节的幅度很大,而且调节拨杆也是新式的,操作起来比上代的更方便顺手。

前排座椅有一定包裹感,再加上COOPER标准的布艺座椅摩擦力充足,快速过弯时身体不会轻易滑动。

至于后排空间,就不要对MINI三门掀背车期望太高了。不过由于这一代MINI体型增大,后排的空间也已经比上一代更充足了一些。前排坐170cm左右的驾驶员时,180cm的乘客坐在后排腿部空间也勉强够用。只是后排的头部空间就远没有前排那么充足,180cm左右的人坐进去会顶头。光论后座的空间实用性MINI还是不如体型更大的甲壳虫。

14.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同样不是MINI车厢设计的重点,值得吐槽的点不少,例如门上的储物格很窄,饮料瓶无法放进去;手套箱很小;驾驶员手边除了两个杯座之外,没有什么能放杂物的地方……等等。

15.尾厢

至于MINI三门掀背车的尾厢,那就更是小得可怜了。虽然210升的容积已经比上代大了一些,但仍不及主流的A0级两厢小车。正常尺寸的背包放两个,就已经能把尾厢的地面占满,要再放东西就只能往上垒了——而且垒也不能垒多高。

所以MINI的车主很多时候就必须要把后排座椅放倒来增加一点载物的空间。后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而且放倒的手感还比较轻松。

16.安全性

新一代的MINI还未参加EURO NCAP的碰撞测试,但它的上代车型在2007年就已经取得了EURO NCAP的五星认证,再加上此次换代重点针对安全性改变了车头的设计,所以新MINI再获五星的可能性极大。

17.价格和购买分析

新一代MINI三门掀背车的三个排量的车型各有两个配置,所以总共是提供了六个车型,价格分别为20.5万、22.5万、25.5万、28.5万、30.5万、33.5万,价格区间分布得还是很合理。虽然MINI ONE以20.5万元刷新了MINI车型在中国的最低定价,但以这一代1.5T发动机的性能以及MINI COOPER所提供的配置来看,MINI COOPER应该仍然会是主力车型。而从MINI COOPER的两个配置的车型来看,低配的FUN版其实配置已经非常齐全,高配的EXCITEMENT只是多了真皮座椅、座椅加热、自动空调、导航等装备,而且很多装备FUN版还可以选装,因此售价25.5万元的MINI COOPER FUN是新一代MINI三门掀背车中性价比最高的型号。

18.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经典的外形设计风格得以保留,光凭外形就能吸引到人的注目;

全新的1.5T发动机爆发力强,动力表现优异;

三种驾驶模式风格迥异,让一台车有了多种不同的性格;

底盘滤震不再生硬,舒适性有很大提升;

整车的隔音水准已经能让人接受;

过弯极限高,驾驶乐趣充足;

车厢用料和做工水准比较让人满意;

新的MINI操作系统界面可爱且功能强大;

前排头部空间充裕。

缺点:

高速奔跑时底盘噪音较为明显;

三缸发动机在低转速运转时仍有能察觉的震动,发动机声音也不好听;

后排空间仍然比较小;

尾厢空间非常狭小,实用度低。

记得我们在试驾第二代MINI时,曾说过它相对于第一代MINI来说新鲜感比较欠缺。但现在当我们试驾第三代MINI时,却要感叹这次宝马对MINI的改变真称得上是大刀阔斧。在尽量保留MINI的经典设计,以及尽量保留MINI味道的操控乐趣的同时,宝马大幅改进了MINI的动力表现,大幅改进了乘坐舒适度,中幅改进了车厢质感和易用性,小幅改进了车内空间——如我们车评中反复提及的那样,新MINI一切的改变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走,让它的吸引力变得史无前例地大。

当然,我们不否认,以20多万元的价格来衡量,MINI狭小的空间,以及仍不算舒适的底盘设定,让它仍然无法摆脱大玩具的定位,但对于那些摇摆于是否要买一台大玩具的人来说,MINI比以前更好的动力表现、舒适性和车厢质感可以让他们打消不少后顾之忧,咬咬牙狠下心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想很多人应该因此感谢宝马。当然,我知道还会有人提及大众甲壳虫。没错,20多万元的价格区间,同样玩具属性的甲壳虫是MINI的劲敌。甲壳虫强于车内空间实用性,但MINI在动力的高效程度、底盘的质感以及操控的乐趣方面都完胜甲壳虫。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甲壳虫是理性占据上风的玩具,但MINI却仍是感性至上的、更纯正的梦想玩具;甲壳虫更流于表,而MINI则更能取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