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达源于日本的Tiida,这是日产2005年初在日本推出的全新车系,有两厢和三厢两个版本。2005年中,东风日产率先引入了三厢版Tiida,取名“颐达”;同年底引入两厢版,取名“骐达”。骐达推出后消费者反应热烈,扭转了在中国市场三厢销量必胜两厢的传统惯例。如今骐达在市场上已完全抢去颐达的风头,成为该系列的主打车型。

3.外形观感

骐达建立在日产和雷诺联手开发的平台上,因此它的造型设计也带有一点法国雷诺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呈方角型的C柱造型。骐达的车身风格以直线为主,但并不是那种沉闷、老成的平面方角,而是拥有鲜明的立体感,整部车的线条设计很有潮流感,又兼具温馨的个性。

2007年,日产推出了上图的小改款骐达,外形保持原本的整体轮廓,但前后灯和保险杠加大,营造更加精致、气派的观感。

骐达的颜色设置很特别,它率先在国内提供两厢车中不多见的黑色,反而没有被公认最受欢迎的银色和金色。改款前的“魔炫金”已经非常独特,小改款后还增加了几个鲜亮的颜色,如图中的明蓝色。

4.轮廓与尺寸

骐达的车型设计遵循了近年流行的“MM”理念,发动机舱向前压缩,座舱前移,而且车身还被拉高,加上同级车里不错的2600mm轴距,使得车内空间非常充裕。日产的设计师更表示它的后座纵向宽敞程度可与日产顶级轿车CIMA(西玛)相媲美。

在各项数据中,最令骐达尴尬的应该是1695mm的车身宽度。同级车大多超过1700mm,某些欧系车更接近1800mm。这使得骐达的车内横向空间处于弱势,而它特别突出的纵向长度反而加强了车厢“狭长”的观感。

其实这是由骐达的身世决定的。它是一款日本本土主导设计的车型,车身尺寸在开发时受日本本土对车型定级分类的严格限制,车身宽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数值(它所处的级别上限就是1700mm)。否则,以骐达设计师在榨取长度和高度空间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功力,他们又怎会设计不出一个更宽的车体呢?

在小改款骐达上,日产加大了前后的保险杠,使得车身长度略有增长。从侧面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小改款的车身数字增幅全集中在前后悬部位,车身中部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实际上空间也没有改变,大家切勿以为车身尺寸增大就意味着内部空间也变大了。

5.造型细节

骐达的设计很有功力,前后灯的造型都跳出了一般车的设计框框。前脸采用对半分开的隔栅,不同于满街都是的梯形中央隔栅。包角式的前后灯互相呼应,造型很有立体感,而且灯具与车身金属板件的轮廓结合得很好。总的来说,这是日系车、或者说是两厢车中相当优秀的造型设计。

骐达 骐达

骐达 骐达

2007年小改款的骐达,在细节上有颇多变化。前后灯改用了更精致、立体的异型灯罩,“突眼”是日产新一代车型的共有特色。车头格栅也有轻微的变化。总的来说,骐达的个性并没有改变,但观感无疑更加精致高级,这表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消费口味的进一步了解。

6.车厢整体氛围

从天籁开始,日产就在追求一种像家一样舒服的车厢氛围,不靠花哨的款式和物料来展示高科技,而是尽可能用规则形状、哑色物料来达到令人身心放松的感觉。骐达不但延续了这种设计思想,而且加上高车身和大侧窗营造的开扬空间,让人更加有置身高级居室中的感觉。这种家居化风格,无论对保守人士还是年轻潮流一辈都同样吸引。

骐达用仿金属色饰板代替了三厢版颐达的桃木面板,年轻气息更浓。其余地方的用料不算高级,但装配工艺扎实,给人精致自然的感觉。低配的车型还可以选择国产同级车中少见的全黑内饰。

骐达内饰

上图是07款骐达的内饰,可以看到内饰在这次小改款中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骐达的原来的内饰已经很极致了,以它的成本和售价来说,它很难做得更高级或更精致,眼前的车厢已经很好,简洁的造形也不会显得过时。

7.车厢使用细节

骐达的驾驶细节设计成熟,各项装备简单易用,没有任何困难。中控台的按钮布置采用了一些不规则形状,但依然很符合人体工程,两三下就能上手。

车厢也不乏细心的功能性设计,但为了迁就简洁的内饰风格,暴露在外的储物格不多,连杯架都设有一个翻盖,使得实际使用起来并不是太方便。全车最大的储物空间是手套箱,里面大得可以放下一个女式中型提包,但中央手枕、门壁板等处的储物格都不算大,未能满足“以车为家”的要求。

杯架盖、手套箱盖、车内拉手等的开合方式均有油压阻尼,轻触之后缓缓开启,质感优雅,处处在强化骐达的精致感。

骐达内饰 骐达

上图是07款仅有的一点内饰细节变化——中控台的音响按钮改用了透明白色;仪表的底色也从黑改为白。这两个细节都是从自家兄长轩逸那里抄来的,自然也极为轻微地提升了骐达的地位。

8.前排座椅

骐达的座椅看起来就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虽然车厢不够宽,但座椅的椅面却很宽大,设计师为了最大幅度地利用车内宽度,甚至想出了将调校座椅的机构(高配版为电动按钮)从一般的车门一侧移到中控台一侧的做法。座垫够厚、坐姿偏高,这些在日常使用中都是优点。

不过实际坐进这张前座后,发觉其人体工程设计有些不足:椅背的弧形造型使得头枕距离后脑较远,日常驾驶挺直腰杆时,后脑得不到头枕的支撑;座垫的长度对于高个子驾驶者来说也略有不足。此外,驾驶座上下调较幅度不算大,方向盘也只能上下而不可伸缩,未能符合所有体形的驾驶者。

GE和GS都采用原厂的真皮座椅,颇有档次;不过我们更喜欢基本型G上的丝绒座椅,面料精致之余,也更符合座椅的弧形艺术化风格。

9.后排座椅

骐达拥有同级车中最长的车厢纵向尺寸,后排腿部空间是最大的得益者,其奢侈程度直逼奥迪A6L这种高级豪华轿车。与同级车大多硬直的后座椅不同,骐达的后座属宽大柔软型,明显很体贴乘客的屁股。配合较高的坐姿和充裕的头部空间,相信身高近2米的人也能舒服地置身其中。不过横向宽度再度成为它的硬伤,尽管地台中央的鼓包较小,但三人置身后排依然只能肩肩相挤。

骐达后座 骐达后座

【后座前后移动的幅度达240mm】

除基本型G外,骐达GE和GS的后排座椅都可以整张前后移动240mm,并可4/6分割调节靠背的角度。这是骐达一个极大的特色,虽然前后移动的后座椅在MPV的车厢里很常见,但在两厢轿车上却是非常少见(至今只有广丰雅力士等极少数两厢车有此设计)。这个功能的作用在于:平时坐人时,座椅可以退到最后,充分享受豪华大轿车般的腿部空间;当需要在尾厢装载更多行李时,则可以将整张后座椅前移,牺牲一点乘坐空间,换来更大的尾厢。换言之,你可以根据乘坐或载物的需求变化,自主调配后座与尾厢的比例,而不必像三厢版那样平时拖着一个大大的尾厢,却对后座乘坐空间毫无帮助。

此外,可调节倾角的靠背也增加了长途乘车的舒适性,而且即使座椅退到最后,也不影响靠背的向后倾斜的调节。将座椅退后、靠背放斜,乘坐感真的媲美豪华大轿车。总的来说,从这张可调后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设计师在座椅设计方面的世界顶尖水平。

10.尾厢

骐达尾厢 骐达尾厢

座椅退到最后时,骐达尾箱容积仍有289升,与高尔夫(4代)相当,实用性很高。在后座头枕与尾窗窗台隔板之间还有两块(因为是4/6分割)长长的软帘,无论后座怎样移动和调整,都能保护尾箱的私密性,是一个在国内大城市十分有用的装置。

11.发动机和变速箱

骐达的HR16DE发动机是日产全球新一代的1.6升发动机,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如全铝合金材料、降低部件摩擦的真圆加工技术(该技术以前只在赛车上才会用到,这也是世界上首台采用此技术的量产车发动机)等。CVTC可变气门技术则提升了力量输出的平滑程度,80Kw(109hp)的功率和153Nm的扭矩数字都是国产1.6L发动机中的佼佼者。骐达初推出时曾采用原装进口发动机,目前这款发动机已经实现了国产,它的变种机型也用于骊威上。

骐达可以配用4挡自动或5挡手动变速箱。实际驾驶中,这台发动机最突出的优点是安静顺滑,具备大厂出品的一流完善性水准。油耗表现也相当理想,自动挡版本在我们测试期间的综合油耗为7~8L/100km,满载大油门驾驶也不超过10L/100km。发动机不喜好高转的个性,加上自动挡转数跌落较快的特点,都有利于降低日常油耗。在小改款中加入的行车电脑油耗显示,可见厂方对骐达的油耗很有信心。

12.变速箱

骐达的4前速自动变速箱功能比较基础,只有一个OD挡,“玩法”很简单,但它保持了日系经济型车的优点:换挡顺滑,日常驾驶非常完善。

以正常的力度轻压油门,骐达显得轻快省心,深踩油门提速时,发动机转速上升到2800~3000转左右会有一点阻力,声音略有加大,过了此段之后转速攀升又会变得更快。这是一个分水岭:日常行驶转速大部分时候不会超过3000转,由此降低了油耗。在悠悠的驾驶方式下,无论升挡或者kickdown降挡,都感觉不到变速箱的换挡冲击,只能从发动机的声音变化才知道它在换挡。因此开着音响在市内行车时,骐达给人的平顺感是同级车中首屈一指的。

特别的是,即使是手动版的骐达,也保持了和自动版相近的特性,挡杆和踏板的质感很柔和,操作力度轻巧,开起来是一种轻松完善的乐趣。日常驾驶不经意地换挡,手动版骐达也能给人温文尔雅的感受;而刻意将发动机转速拉高并保持在4、5千转时,发动机的运转表现十分完善,没有任何怨言,此时它能给你更加顺爽直接的动力反应。

13.底盘驾乘表现

骐达

骐达采用了日产第一代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日常驾驶中,方向盘的感觉轻快敏捷,指向性不错,尤其在过窄弯时,双手可以迅速轻盈地打左打右,感觉非常灵活。不过高速方向稳定性是日产近几款中低价车(颐达/骐达、骊威、轩逸)的一个共有弱点,骐达也未能幸免,高速行驶(100km/h以上)时方向盘的指向性会变虚,在高速弯中也欠缺清晰的回馈力。其实这类电动助力转向,在技术上是不难实现随速助力功能(即低速时方向轻,高速时自动加重)的,笔者曾和日产的产品负责人谈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表示是碍于成本因素而没有为这套转向系统加入随速助力的功能。

骐达的悬挂结构比较基础,后悬挂为日系同级车普遍采用的H型扭矩梁形式,但加入了拉伸阻尼弹簧等一些新措施来提升行车稳定性表现。最明显的成效是骐达车身虽高,但抗侧倾表现不错,过弯时车身并没有大幅度的摇晃感。不过底盘的质感明显不够高级,行经不良路面时,悬挂动作比较零碎、声音比较单薄,无法掩盖其构造不够精密的先天弱点。在顺滑高级的动力系统表现的衬托之下,更让人对骐达不够级别的底盘表现感到惋惜。

14.装备等级

骐达在2007年的小改款中也更改了配置,除原有的基本型G、中间的GE和顶级GS外,还增加了一个最高级的GS NAVI带导航的车型。当中值得留意的是,只有基本型G才有我们推荐的丝绒座椅,而只有标配真皮座椅的GE和GS才有那张标志性的可移动后座。换言之在更时尚的丝绒和更实用的可移动后座之间,买家只能二选其一。

装备方面不乏亮点,例如GE和GS都标配方便的自动开关大灯、6碟CD,以及智能钥匙系统(I-KEY);GS提供更高级的6喇叭音响、负离子空调和侧气帘。合金轮圈为全系列标配,过去基本型G没有的前雾灯现在也成了全系列标配。安全性方面,四轮碟刹的效能很出色,但全系列都不设座椅侧气囊(只有顶配GS提供窗帘式气囊),这一点有落后于时代之嫌。

具体装备表如下:

15.新车评网结论

骐达

优点:

里外设计有特色,做工质感精致;

车内空间开扬,长度和高度尺寸极为充裕;

可前后移动和调节靠背的后排座椅(基本型除外),实用性极高;

尾厢在两厢车中较大,遮盖帘的私密性很好;

1.6L发动机技术先进完善,动力较强,油耗出色;

无论自动或手动变速,开起来都非常畅顺、轻松、完善;

顶级版可选的高端装备比较多。

缺点:

车厢横向宽度逊色于同级车,后座坐三人感觉拥挤;

前排头枕位置不合理,不太符合人体工程;

受制于悬挂的结构,行驶烂路时底盘感觉比较单薄;

电动助力转向在高速时会变虚,不适宜经常跑高速的用户;

丝绒座椅和可移动后座不能同时拥有。

作为一款家庭型两厢车,骐达在两个基本环节中表现相当突出:一是空间够大,二是驾驶感舒适。它拥有同类车中压倒性的后座空间优势,是追求大空间的买家的不二之选。动力系统和驾控感觉都超级顺滑、精致完善,只是不要指望能从它身上榨取什么刺激。我们最欣赏骐达浑身上下的和谐精致感,这种特性使它超脱了日系车、欧系车的血统范畴,是当今市场上整体性格非常鲜明的一款车。它很适合那些将车子视为自己精致生活一部分的人,也很适合作为女性个人用车。

骐达目前的直接对手有高尔夫、凯越HRV和福克斯两厢,最大优势是乘坐空间(这方面甚至足以跟三厢车较量),而它的设计取向完全围绕日常城市生活,并不特别强调什么时尚科技或者运动性能,这使得它形象亲民,受众群体广泛,迎合老百姓的用车心态。我们也可以很直截了当的说,这是一部适合家庭用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