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别克林荫大道3.6怎么样及别克林荫大道3.6的配置如何
谈“林荫大道”的身世,必须先说澳大利亚霍顿(Holden)的Statesman。霍顿是通用汽车在澳大利亚使用的品牌,旗下的Statasman是一款主打车型,由通用澳大利技术中心主导开发,针对澳大利亚市场,定位为大型商务豪华轿车。新一代Statesman于2006年8月在澳大利亚推出,它建立在通用的新一代全球后驱底盘(代号GRWD)上,与之同时面世的还有一款轴距较短的姐妹车型,名为Caprice。
中国版的别克林荫大道可以说是Statesman的近亲,但称霍顿Statesman为林荫大道的原型车并不准确,原因除了它们的外形和内饰有别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版的别克林荫大道和澳大利亚版的霍顿Statesman在开发时间上是有重叠的,它们在澳大利亚和中国推出的时间仅仅相差半年左右,如果上海通用是直接拿现成的霍顿Statesman来改造,半年的时间根本是不足够的。因此,霍顿Statesman和别克林荫大道,可以说是在同一平台上开发的两个相近的车型。当然,由于这款大型豪华后驱轿车是澳大利亚市场传统上的主力车型,所以通用的澳大利亚技术中心担当了开发的主要职责,车子的平台和动力系统都是在澳大利亚研发的,中国这边的开发则尽量利用了这些通用的全球化资源。
其实对于霍顿Statesman,我们并不是头一次接触。2004年上海通用推出的别克荣御正是上代的霍顿Statesman。但是荣御的实质只是一款贴上海通用别克商标的进口车,仅有轮胎和电瓶是在中国安装的。由于引入中国后销售反应冷淡,荣御于2005年底已停止销售。
这回再从澳大利亚霍顿引入Statesman,上海通用的做法要认真得多,先是在两年半前已经由上海泛亚技术中心开始投入研发,使其外形和内饰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更重要的是林荫大道的国产化程度与荣御不可同日而语,它已经符合国家规定的“不构成整车进口特征”标准,换言之是一款真正意义的国产化别克轿车。这个“国产化”的优势,也会体现在林荫大道的价格竞争力上。
3.外形:整体观感
初次看见林荫大道,很难找到一个词来形容它的外形个性。豪华?气派?运动?似乎都不准确。这款车的车身主体部分是由霍顿主导设计的,但细节则经过中国技术团队的修改,因此在林荫大道身上,我们看到了粗犷运动风格与东方精细手笔的融合。最典型的粗犷元素是四个明显凸起的轮拱,它们犹如林荫大道坚强壮实的“四肢”;值得考究的细节笔触则有黑底的前大灯(仅为3.6车型独有)、前部上下镀铬的进气口,以及后部上下呼应的刹车灯和后雾灯等。
4.外形:轮廓与尺寸
从引进别克的北美版车型开始,上海通用就不断打破国内同级车的尺寸规条,最近一两年更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多款突破常规尺寸标准的车型,如别克荣御、凯迪拉克SLS和凯雷德。有了以上这些车的铺垫,当我们再听说林荫大道“车长5.15米、轴距超过3米”时,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实际上,林荫大道的车身体积称得上“伟岸”,达到了加长宝马7系的水平。这绝对能增强它的气派感,虽然如此大的尺寸也可能带来一些停车泊位的不便,但如果是由职业司机驾驶,便没有这方面的疑虑。
从侧面看,林荫大道拥有简洁流畅的车侧轮廓,腰线笔直舒展,绝非大而无当。我们还发现,离得越近观看,越能感受到林荫大道那种与其价格不相符(倒是与其体积相符)的档次,原因正是它体形够大,车身工艺又很精致,完全撑得起大场面……
5.外形:车身细节
如同上海通用近几年炮制的几款中高档车型一样,东方人独有的细腻手笔在他们的产品上有着很好的体现。前后灯的形状都不算花哨,但灯内做工精致,头灯为立体感很强的黑底圆筒氙气灯(附有隐蔽式的车灯清洗喷头),后为流行的LED灯泡。车头隔栅体现了别克的“直瀑式”家族风格,但保险杠下方同样捆以镀铬的蜂巢式进气口反叛地透露着其运动的血统。
车尾是林荫大道易受争议的部分:贯通左右的镀铬饰条,远看有点欧宝威达的影子,好在大家同属通用家族,就算真的借鉴了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条镀铬边两端所连接的尾灯有点小,使得体形庞大的林荫大道在尾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
笔者最欣赏的还是林荫大道的侧面,隆起的前后轮拱给人跑车的错觉,简洁的车身表面和适度的镀铬边线,又让人联想到奥迪A8或者新一代奔驰S级……这种相像是一种“气度”上的相像,并不是通过某个局部的模仿而得来的。
6.内饰:整体氛围
林荫大道的车厢维持了别克系列水平连贯线条加盾形特征线的设计风格,整体观感平易近人。色调采用深浅咖啡色、桃木、金属和镀铬相搭配,豪华感和科技感并重。这个内饰实际上和去年推出的君越的内饰非常相似,体现出别克在中国市场正形成自己的一致风格。
车厢的气氛不错,能够吸引人坐进去。但入座之后却发现车厢整体的质感一般,表现在一部分按钮(如方向盘辐条上的小滚轮)塑料感太重,四个车门的关门声音也不够厚重,这是林荫大道给我们的高级感觉中最打折扣的环节。厂方再三强调给我们试驾的是工程试制车,希望量产车上的质感会有所提升。
7.内饰:中国版的改动
霍顿Statesman内饰
别克林荫大道内饰
对比原型车霍顿Statesman和中国版林荫大道的车厢,可以看到上海泛亚技术中心的努力成果。原型车虽然也是浅内饰,但色调比较单一,只有米色和灰色;林荫大道则有米色、咖啡色、金属色以及木色等多种色彩的搭配,显得精致用心很多。
原型车的中控台按钮比较细小和分散,不容易识别;林荫大道的中控台按钮个头更大、排布更加整齐。原型车的后视镜和电动车窗按钮都在中控台挡杆后方,而林荫大道则移到中国人更加习惯的门壁板上。
无论从好看还是方便使用的角度看,林荫大道都要比原型车更加出色,那些质疑通用引进车型时是否有必要“改头换面”的人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案例。
8.内饰:整体空间
有着超过3米长的轴距“撑腰”,林荫大道的车内空间自然不会让人担心。其实从轴距加长10公分的奥迪A6开始,中国的公商务豪华车的后座空间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衡量标准——乘客必须可以翘“二郎腿”。林荫大道在这个环节完全达标,而且它还在后排座椅和后座装备上大做文章(后有详述),使之不会给人“大而无当”的感觉。
9.座椅:前排
林荫大道的座椅造型宽大,观感足够高级。驾驶座为8向电调,方向盘四向可调(但为手动),两者的可调幅度都很大,能适应各种体形的驾驶者。它有四向电调的腰托,但我们试车过程中,几位不同体形的人都觉得驾驶座靠背造型不够合身,靠背上部有顶住肩胛骨的感觉,很难将整个身体帖服在座椅上。
林荫大道的四个座位都有按摩功能,不同于在君越上高调宣传的滚轮式,它又用回比较传统的气压式,通过座椅内的气囊充放气以改变座椅承托,达到按摩效果。打开后座垫充放气的状态会自动维持10分钟,缓缓变化的感觉还是挺舒服的,能缓解一下腰间疲劳,美中不足的是开动按摩时能听见显著的电机声响,以至每次车子停下来、车厢霎时安静时,只要有人在用按摩都瞒不过车内的其他人。
10.座椅:后排
“轴距超过3米”不仅仅是一个宣传优势,它更赋予了后座足够的空间,可以“为所欲为”。林荫大道3.6顶级版的后座采用了“总统式座椅”,它最过分的是功能甚至比凯迪拉克SLS还要高级,因为不仅有座椅倾斜的功能,还有电动升降的头枕,头枕两侧还可以像飞机的公务舱座椅一样折起以给头部提供侧向的承托,这是连宝马7系、奔驰S级都不具备的功能。
实际乘坐,感觉倾斜状态确实比标准的坐姿更加舒服,安躺在上面能给人“大老板”的身价感。后座椅的帖服感比前座要好,其中可电动调整的头枕应记大功。
11.装备:驾驶操作
对驾驶者来说,林荫大道维持了通用家族豪华车的总体特质:功能齐全、操控比较人性化。以下是几处主要驾驶细节:
真皮和桃木包裹的方向盘很有档次,3、9点位置的握持感不错,6点位置的双辐条造型增加了运动感。方向盘维持了别克家族直径偏大的传统,转动起来轻巧顺滑、虚位小,感觉温文尔雅。
方向盘的左右辐条上设有小滑轮和功能按钮,可以手不离舵地操控行车电脑、音响和电话等。银色的小滑轮兼作确认按钮,设计与奥迪A6上的很相似,但滑轮的塑料感太强,转动时的质感有点 欠缺档次。
行车电脑可以显示过百种信息,功能繁多,幸好全为中文显示,不会复杂得让人害怕。驻车制动解除、关闭ESP、切换变速箱到手动模式等动作,都会在仪表板内以大大的中文字提示,可说是对驾驶者的一种心理关怀。
按钮式电子驻车系统是上海通用家族首次采用。这是世界的潮流,不过林荫大道的电子驻车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只有从P挡直接拨向D挡时,驻车制动才会自动释放;其它情况下,你都需要用手按一下解除驻车制动。因此这个按钮只是在操作上变得文明,步骤并没有比传统拉手或脚踏式驻车制动来得方便。
遥控钥匙的设计与君越相仿,最特别的是中间那个遥控启动发动机按钮,只要在车外先按一下锁门键,然后按住中间的圆形按键,就可以遥控启动发动机,作用是节约一点热车的时间,并可提前让空调启动令车厢降温。
12.装备:中控台设计
大面积哑光金属色的中控台是君越的延续,为成熟豪华的车厢带来了现代化科技感。中控台的色调、形状以及按钮质感都有点像雷克萨斯,据说这也是国产别克内饰设计的一个指标。
中控台布置简洁合理,最上方是带液晶屏幕的音响/导航系统,最下方是左右分区的恒温空调控制,按钮设计够大、面积均等,操作起来轻松易辨。位于正中的行针式时钟已不是什么新鲜设计,但这个只有中国版别克才有的小装备还是成了车厢内一个很好的点缀。
林荫大道的空调制冷很好,但出风口的声音颇大,即使设定在最中庸的自动恒温25度,风声还是时大时小,有点破坏车厢的安宁。试试在行车中关掉空调,车内顿时变得安静了许多,这是林荫大道在细节豪华感上还有待修炼的一个证据。
13.装备:导航系统
GPS语音导航系统是除了2.8舒适型以外全车系的标配,别克似乎有意推动这个装备在中国的普及。但是林荫大道的GPS导航却让人非常失望,它并非采用最直观的触摸屏操作,而是要用屏幕下方的一列按钮和音响面板上的旋钮来操作屏幕里的菜单,输入一个拼音字母,便要先用旋钮旋数圈选择字母,再按下确定,想输入一个完整的拼音地址,往往得用上一两分钟。此外菜单的编排也欠缺条理,试车时我们花了将近10分钟想设定一个目的地,最后还是因失去耐性而放弃。因此也请原谅我们没有测试到它的实际导航准确度如何。
上海通用首次应用GPS导航是在君越上,GL8陆尊也有装备,那套触屏式的系统非常方便好用;后来用在凯迪拉克SLS上的GPS系统,更在屏幕和导航精度上达到了一流的水平。我们非常纳闷为何林荫大道用的不是和君越或者凯迪拉克相同的系统,而且它的屏幕质素也是同类产品中较差的,文字边缘不圆滑,用作倒车影像显示时屏幕也比较暗,不符合林荫大道的高档形象。
我们向厂方提出过质疑,他们表示不采用触屏是一个尝试,因为这可能是全球车厂(尤其是以奔驰、宝马、奥迪为首的德国豪华车厂)的设计趋势,对此他们会进一步听取市场的反馈声音;至于显示精度不足的问题,厂方表示交付客户的量产车会有所改善,请各位准买家自行留意了。
厂方表示林荫大道的这套GPS系统其实更先进一些,它的电子地图包含了全国300多个城市,比君越那套系统的100多个城市要齐全。但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如果不大幅度改进菜单繁琐的操作方式,林荫大道的GPS系统只会是一个使用率很低的装备。
14.装备:后座享受
坐在林荫大道的后座上,面对周围众多装备和按钮,我们又想到了“有空间就有可能”这句由上海通用创作的经典语句。林荫大道的很多装备我们都在其它豪华车上见过了,但还是值得再次介绍一番:
这是老板一定喜欢的功能——前排助手席的头枕可以向前翻倒,让坐在后座的老板可以看得见前路,视野更好。
后座手枕上的控制面板,按钮之多不亚于前排的中控台。老板可以单独控制音响、空调、座椅各部位的角度以及按摩功能。
前排副驾驶座椅后方的折叠伸缩小桌板,高度和长度都很适合用来放手提电脑,加上悬挂对细微震动的得当过滤,很适合在行车中进行移动办公。
后座的DVD显示屏折叠收藏在车顶蓬内,要用的时候才翻出来。产品开发人员表示这是让后座乘客观看最自然的位置。如此说来,凯迪拉克SLS那双位于后座头枕上的LCD又该怎么说?其实很多MPV的DVD显示屏都是放在车顶的,林荫大道的显示屏精度比前排的要高,色彩不错,但尺寸偏小,用来看大片的感觉不是很过瘾。
音响品牌是别克“御用”的Harman Kardon,采用了独特的Logic 7系统以提升音场表现。实际聆听的音质不错,只是和SLS那套顶级 的Bose音响相比还有一点距离。
后座影音系统附带无线遥控器,操作很方便。随车附带一个无线耳机,音色不错,但由于采用红外线接收方式,只能在后座使用,前排的乘客无法分享。
15.功能:储物空间
车内的其它储物空间足够应付日常使用。多数储物格都采用了翻盖或折叠式,保持了豪华感;杯架数量足够多,手套箱和中央手枕箱的大小也合理。DVD导航的读碟机占据了不少手套箱的空间,后排也没有找到我们想要的小冰箱,是一点不足之处。
16.功能:尾厢
尾厢容量有505升,以5.1米的车长来说不过不失,基本足够应付商务接送。尾厢后部设有方便好用的行李网,可以稳住零碎杂物。
不足之处是尾厢盖外部不设开关把手,车厢内的尾厢遥控开关也非常隐蔽地藏在手套箱之内,因此日常开启尾厢只能通过车钥匙上的按钮。从保安角度说是不错,只是使用不大方便,大概设计者认为林荫大道的车主都不用亲自开关尾厢吧。
17.动力:发动机性能
林荫大道有两套动力系统,分别是2.8升V6(201马力)和3.6升V6(250马力),均匹配5挡的手自动一体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9.9秒和7.8秒。两款发动机均由澳大利亚霍顿工厂生产并进口。
厂方提供的试驾车全为3.6型号。这台3.6发动机的出力特性完全继承了别克中国系列车的传统,峰值在2000转左右已经产生,随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换言之,它在中低速、往往是第一下踏下油门时,就已经将最好的扭力输送出来。结果是油门的第一反应很直接,在车流中起步、在低速提速的反应都很爽快,完全不像一部体态庞大的车。缺点则是中高转速(3000转以上)时的力量递增感觉有些弱,提升转速只会得到平顺的加速力,没有令人兴奋的后劲涌现。超过100km/h后,它的加速表现只是理性,而不是让人大呼过瘾的那种,这跟上海通用家族的小排量发动机都很相象。当然,这毕竟是一台3.6升、250马力的发动机,有着足够的动力储备,快跑的实力是有的,只是缺少感观刺激而已。
18.动力:噪音特性
从一开车,就发觉林荫大道的发动机声音很特别。与一般大排量V6发动机中低速时的呼气声不同,它是一种比较清晰的中频机械声,随着每一脚油门下去就会从前方传来。后来发现,这种声音会一直存在于各个转速区域,油门加大,声音也增大。厂方说这是刻意的调较,为的是增强驾驶感。我们觉得它确实有增强驾驶感受的功效,但问题是多少买这种豪华车的买家会喜欢这样直接的发动机声音?至少我们就觉得,如果在市区中低速行驶时的发动机声音能内敛一些,会使林荫大道给人的感觉更高级。
19.动力:变速箱
变速箱为5前速手指一体式,日常行驶工作顺滑,乘客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动作。由于发动机的初段力量充足,日常驾驶中变速箱不会轻易降挡,感觉不是很运动;但是它在自然升挡时的动作却很快,这又带有一些运动感,整体上力量的衔接相当畅顺。
切换到Sport(运动)模式后,动力的变化不是很显著,原因是发动机中后段力度没有显著增加。手动模式下换挡动作比较顺滑,但有时候执行反应会慢半拍,考虑倒林荫大道的司机用手动模式驾驶的机率应该很低,因此就算它没有君越3.0那样的方向盘换挡功能,也不让人觉得有什么缺失。
20.底盘:操控感
和君越一样,林荫大道的底盘性格也有点“隐性”,日常驾驶偏向轻便舒服,不会让人有很强的驾驶冲动,而真的快起来又其实具有很不错的行驶性能。这也许是上海通用对于新一代别克车型的一种性格定义。
林荫大道的动力和底盘都有较深的功底,在平直的大路上开到150km/h基本全然不觉。转向感颇像君越,低速轻便,虚位不大,指向清晰;高速方向稳定性好,不会让人紧张;但在高速转弯时,方向盘的手感太轻,缺乏清晰的回中力,不能给人强烈的过弯欲望。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开着这辆5.1米长的大轿车去尝试攻了几个弯。事实证明它虽然体形庞大,但底盘的功架并不弱。过弯的极限比预期要高,以快速但顺滑的动作游走在连续S弯中,悬挂的感觉轻描淡写,如非刻意以激烈动作相逼,其宽厚的轮胎并不易发出尖叫。开着林荫大道拐弯抹角,只要不是在特别狭窄的道路,感觉还是很畅快的。至于后驱车的操控特性,也许可以在试车场上体验得到,但在真实环境的弯道中,相信你一定不会开着这部长逾5.1米的大轿车去挑战极限。眼前这种从容大度、轻描淡写的驾驶风格,其实正符合林荫大道的实际用途。
需要留意的是林荫大道的制动反应。其刹车踏板不够线性,初段踩下去的反应一般,踩到大半时制动力才会足够,但这时再踩下去制动力的增加又不太显著。紧急制动时的力量是足够强的,不过由于动力强,很容易在短距离里加到比较快的车速,而车身惯性又比较大(毕竟是大型车),所以日常驾驶还是要养成较早和较用力踩刹车的习惯。
21.底盘:舒适性
林荫大道在行车方面拥有优秀的天资——轴距够长,轮胎够大,乘坐感觉一如我们预料中的平稳。悬挂设定得很好,细微震动吸收得很充分,对于较大的震动也可以通过厚重的车体和底盘去吸纳,行驶在国道上,传到乘客身上的震动既不粗糙,又保留了一点点应有的路面信息。
特别值得一赞的是底盘隔音出色,当行驶的路面正在变化时,从底盘传上来的噪声依然维持在细微的水平,给人气定神闲的感觉。在底盘隔音(包括悬挂和胎噪)水平方面,林荫大道的处理功力要胜过不少欧系高级车。倒是超过100km/h时车窗附近的风噪声开始显著,照理说这情况不应出现在如此级别的大型车上,不知是否工程样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