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是否应该被认为是F1的佼佼者?
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将在本赛季结束时退出一级方程式赛车,成为这项运动历史上最成功的车手之一。然而,作为未兑现诺言的案例,很难不去反思西班牙人的职业生涯。解释这种明显的悖论有点像阿隆索本人那样复杂。
首先是统计。除非迈凯轮-雷诺(McLaren-Renault)在本赛季的最后9场比赛中表现出色,否则阿隆索将以32场胜利(历史上排名第六),97个领奖台(也是历史上第六),22个杆位和23圈最快成绩结束他的F1生涯。当然,还有两个世界冠军。
所有人都说,那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难题在于阿隆索还能(或应该)获得更多的胜利,领奖台,杆位,最快圈速和总冠军,特别是考虑到他的出众性。
阿隆索(Alonso)在他的赛车生涯的第三个赛季中闯入了荣格桑德(R1),他在2001年参加Minardi的F1赛车比赛。他于2002年改用雷诺作为试车手,并于2003年在车队获得了比赛席位(由简森·巴顿(Jenson Button)负责)。他声称那年在匈牙利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成为F1当时最年轻的比赛冠军。
阿隆索(Alonso)在2005年实现了自己的潜力,以七场比赛的胜利夺取了冠军,结束了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连续五个冠军的争夺。第二年,他以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桂冠,并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与舒马赫作战。
到2006年底,阿隆索已经24岁,并且已经是世界双冠王,并准备将舒马赫的风头作为F1的主导力量。除非事实并非如此。
阿隆索于2007年离开雷诺,加盟迈凯轮。但是他努力与新秀队友(和长期的麦克拉伦支持的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的步伐保持一致。当年匈牙利大奖赛和阿隆索随后与车队老板罗恩·丹尼斯(Ron Dennis)发生争执时,两者之间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在“间谍门”丑闻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发现迈凯轮员工从法拉利那里获得了技术信息。迈凯轮的内斗使法拉利的基米·莱科宁(NimiRäikkönen)夺得了当年的冠军头衔。